圖1:高研班在網新展廳參觀
高研班嘉賓們首先參觀了浙大網新的人工智能展廳,并在現場就如何挖掘海量數據并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指導企業經營決策展開了討論。隨后,恒天軟件數據產品負責人黃錕圍繞“讓數據綻放價值,用技術引領中國制造”進行主題分享,縱橫古今,帶領嘉賓從發展的角度看大數據技術的誕生與應用。圖2:數據產品負責人黃錕分享現場
在短短200年現代工業歷程中,人類經歷了4次工業革命:從機械化時代、電氣化時代、自動化時代到如今的智能化時代,發展至今AI滲透率僅4%,深度學習與產業結合才剛剛拉開帷幕。人類進入智能化時代的標志是2006年美國提出的“賽博實體系統”,近年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人工智能賽博物理操作系統”,此技術融合了目前智能制造業所需的基礎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這也督促了企業將“技術”全面滲入整個公司、產品,實現行業的重新布局。 我國在2012年提出“工業互聯網”戰略,并在多次國家級重要會議中強調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2015年提出了著名的《中國制造 2025》,并于次年12月再度提出了《智能制造“十三五”發展規劃》,為日后的智能化制造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隨著智能制造建設強國的推進,我國制造業開創了智能制造新模式,以智賦能,產業轉型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圖3:高研班嘉賓認真聆聽并積極互動
恒天軟件在大數據技術萌芽初期,便開始投入研究,擁有成熟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及產品,立足于企業的數據現狀和實際需求,提供從數據采集、清洗、分析挖掘到可視化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包括定制數據策略、定制化的數據集成方案、數據基礎設施的實施,以及強大的數據分析、報表和可視化平臺。基于HTA大數據平臺,開發了文探(精準數據定制)、HDV(數據可視化平臺)、EBI(智能報表平臺)等專業產品及服務,產、學、研相結合,不斷推進產業智能化建設,深化大數據在智能制造企業的創新應用。 注1:賽博物理操作系統(CPS),一個包含計算、網絡和物理實體的復雜系統,通過人機交互接口實現和物理進程的交互,使賽博空間以遠程、可靠、實時、安全、協作和智能化的方式操控一個物理實體。最早在1992年由NASA定義,被美國政府高度重視,隨著工業4.0大熱,該詞已經成為“制造業明星詞”。